小年作为迎接新春的重要节点,日期在南北方存在差异。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庆祝,而南方则在腊月二十四。这种差异源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演变,如清朝时北方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并,逐渐形成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;而南方则沿袭了古制。此外,民间还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说法,即官家腊月二十三、百姓腊月二十四、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过小年,这也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小年日期差异。
小年的习俗丰富多样,其中祭灶是最为重要的节俗之一。人们通过祭灶送神活动,用糖瓜等甜食供奉灶王爷,以求来年吉祥如意。此外,扫尘也是小年的重要习俗,意在除旧布新、驱晦纳吉。随着时代发展,虽然祭灶仪式逐渐消亡,但糖瓜等美食和扫尘等习俗仍被保留下来,成为人们迎接新春的重要方式。同时,小年日期的地域性差异也折射出了各地历史文化空间的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