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科技大学刘兴泉教授团队在《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》上发表研究,介绍了一种锌碳铋三层高尔夫型复合锌阳极的构建方法。锌-锰水系电池(ZMABs)因安全性和经济性备受关注,但传统锌箔阳极利用率低且制备复杂,锌粉阳极则面临电镀/剥离不均匀、易腐蚀和枝晶生长等问题。刘兴泉团队采用高温熔融渗锌和液相还原策略,增强了锌阳极的可逆性,显著抑制了腐蚀析氢反应,延长了电池循环寿命。所构建的锌锰全电池在16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为94.6%,预期寿命可达50000次以上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该研究为锌锰水系电池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,为解决锌枝晶和析氢反应问题提出了有效方案。详情参见论文链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