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金融 > 内容

上海能源结构调整新举措:2025 年集中式陆上风电与新型储能协同发展

2025-01-09 16:37:24来源:网易  用户:莫兴山

在能源领域,上海一直积极探索创新,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从 2025 年起,上海将开启新的能源篇章,在新开工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中,按不低于装机容量的 20%配置新型储能,并且额定充放电时长不低于 4 小时。

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。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,能源需求持续增长,传统能源的供应压力日益凸显。而集中式陆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通过按一定比例配置新型储能,能够有效地解决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,提高风电的利用效率,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
以 2025 年为例,假设上海新开工的集中式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为 1000 兆瓦。按照不低于 20%的装机容量配置新型储能,那么将新增 200 兆瓦的储能容量。这 200 兆瓦的新型储能系统,额定充放电时长为 4 小时,意味着在风电发电高峰期,多余的电力可以存储起来,在风电发电低谷期或电力需求高峰时释放出来,满足城市的用电需求。

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。目前,上海正在积极推动锂电池储能、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。锂电池储能具有能量密度高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,能够快速满足电力系统的调节需求;压缩空气储能则具有容量大、寿命长等特点,适合大规模储能应用。

为了确保这一举措的顺利实施,上海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措施。加强对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支持,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;建立健全储能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机制,保障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行;加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管理,实现风电与新型储能的协同优化运行。

总之,上海 2025 年起新开工集中式陆上风电按不低于装机容量的 20%、额定充放电时长不低于 4 小时配置新型储能的举措,是上海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,将为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,同时也为全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猜你喜欢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