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,房地产市场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。TOP100企业的拿地总额达到1210.7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41.4%。北京、深圳、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土地交易格外活跃,大部分地块由央企和国企摘得,推动整体市场回暖。数据显示,招商蛇口、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在新增货值方面名列前茅,分别为179亿元、169亿元和130亿元。
与此同时,专项债用于收储存量土地的政策也在加速实施。金华市已发布公告,计划运用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收购闲置土地。财政部亦在发布会上指出,未来的财政政策将更为积极,地方政府可在新增专项债额度内合理安排资金,用于土地储备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。政策效应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显现。
京津冀地区在城市群中表现突出,1月拿地金额达到309亿元,北京市更是多次拍出高总价地块,展现出土地市场的活跃状态。杭州和深圳的地块也显示出较高的溢价率。整体来看,房地产市场在2025年初展现出复苏迹象,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。
从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数据来看,整体风向似乎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。TOP100房企拿地总额的同比增长说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,尤其在北京、深圳等一线城市,土地交易的活跃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。与此同时,专项债政策的实施显然是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。这不仅有助于解决闲置土地的问题,还可能为开发商提供新的发展契机。然而,我们也应注意到,市场的回暖主要体现在几个重点城市和区域,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复苏还有待观察。政策的落实和市场的反应需要时间和耐心,我们期待房地产市场在未来能有更稳健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