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工留薪期是指员工因工伤或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时,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工资的时间段。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,减轻其经济压力。那么,停工留薪期一般有多长时间呢?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,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。特殊情况下,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,可以适当延长,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。这意味着停工留薪期最长可达24个月。这段时间内,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,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。对于受伤员工来说,这是一份重要的保障,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养伤,早日康复回归岗位。因此,在遇到工伤时,及时申请停工留薪期至关重要。工伤无小事,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才是根本。💪💼